【星·教研】研数问道探真义,笃行致远启新程
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、省、市《“十四五” 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》精神,进一步深化特殊教育课程改革,切实提升课堂教学效益与教育教学质量,由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,梁溪区溪星实验学校承办的2025 年秋学期无锡市特殊教育 “新课标・新教材・新教学” 培训活动于 9 月 24 日在我校顺利举行。
活动以精彩的课堂教学展示拉开帷幕。江阴特校的薛春玉老师与溪星实验学校的费怡韵老师,围绕《生活数学》九年级上册《1. 分数的初步认识—— 几分之几》(第 1 课时)这一课题进行了同课异构的课堂教学,带来了风格各异却同样精彩的教学展示。两位老师充分结合特殊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学习需求,紧扣新课标要求,巧妙设计教学环节:薛春玉老师注重引导学生通过中秋节生活实例感知分数概念,用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;费怡韵老师则以互动游戏操作为载体,激发学生学习兴趣,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 “几分之几” 的数学含义。两堂课充分展现了教师对 “新教学” 的探索与实践,为在场教师提供了鲜活的教学范例。
课堂展示结束后,两位授课教师围绕新课标要求进行说课。她们从教材分析、学情把握、教学目标设定、教学方法选择、教学过程设计以及教学反思等方面,详细阐述了教学设计的思路与依据,深入解读了如何将新课标理念融入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。随后,各校的教师代表积极参与评课环节,大家结合两堂课的教学实际,从教学目标达成度、教学环节合理性、学生参与度、教学效果等方面展开热烈讨论,既肯定了授课教师的亮点与创新之处,也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改进建议。现场交流氛围浓厚,思想碰撞间,老师们对 “新课标・新教材・新教学” 的理解进一步加深。
接着,锡山区润星实验学校的浦陈霞校长带来了题为《亲历建构过程,凸显概念本质》的讲座。浦校长以特殊教育数学教材为核心,结合多年的教育教学与管理经验,从教材编写理念、内容结构、教学重难点突破策略等方面,对教材进行了系统且深入的解读。她特别强调,在特殊教育数学教学中,要引导学生 “亲历” 知识的建构过程,让学生在体验、探索中真正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,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。浦校长的讲座内容详实、见解深刻,为在场教师如何更好地使用新教材、落实新课标提供了清晰的方向与实用的方法,赢得了在场教师的一致好评。
活动最后,倪波主任进行了高屋建瓴的总结点评。她从 “迁移运用”、“学习小组活动”、“真实情境教学”、“数学核心素养”与“教学评价” 几个关键维度,对如何教好高年段培智数学提供了策略和方法。倪主任指出,本次的教研活动,老师们能将知识学习置于真实情境之中,通过精心设计的学习活动,引导学生将抽象的分数概念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,有效促进了知识的迁移运用。这不仅扎实地落实了生活数学的学科目标,更在过程中培育了学生的关键能力和综合素养,充分回应了新课标对核心素养的强调。
此次培训活动,为老师们搭建了一个学习、交流与提升的专业平台。通过课堂展示、说课评课、专家讲座等丰富形式,有效推动了教师对新课标新教材的深入探索与实践应用,对进一步深化无锡特殊教育课程改革、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。